外国语学院举办论文辅导专题培训孙媛博士分享系统化指导经验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  摄影:  来自: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媛媛

为进一步提升外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质量,2025年9月3日下午,学院特邀翻译学博士孙媛在外语楼208教室为全体论文指导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以“系统性论文指导方法论与实践”为主题,基于孙媛博士多年指导经验总结,从前期准备、中期推进到后期答辩全流程展开深度解析,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指导范式。

一、前期准备:科学规划与精准选题

孙媛博士强调,论文指导的成败往往在启动阶段就已奠定基础。她以自身2024年7月25日启动的指导案例为例,提出“三早原则”:早规划、早启动、早聚焦。特别在选题环节,通过展示8个《共产党宣言》翻译研究系列选题,直观呈现了"选题集中化"的实践路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句子形式逻辑汉译策略研究、赖斯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汉译策略研究、韩礼德情景语境理论视角下的二译本比较、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的陈望道译本研究等。这些选题均围绕同一核心文献展开多维研究,既保证学术深度,又避免研究分散。孙博士特别指出:"选题应当像凸透镜聚焦阳光,在特定领域形成研究热点,而非泛泛而谈。"

二、中期推进:管理艺术与学术训练

培训重点剖析了中期指导的“双轮驱动”模式:学术能力培养与管理效能提升。在学术训练方面,孙博士提出“投喂-产出”循环法,即通过每周一次的高频组会、撰写学习心得等结构化写作任务等方式,持续激发学生学术生产力。管理策略则体现为三个关键措施:1)‌定期组会制度‌:建立固定交流节奏,避免指导真空期;2)‌适度学术加压‌:通过严格审阅促使学生提升研究严谨性;3)‌深度师生互动‌: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孙博士用“管都不管,谁搭理你?”的生动表述,强调教师主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特别提醒要把握“两个节奏”——教师辅导节奏需早于学校系统节奏,但具体操作必须配合教务管理的工作安排。

三、后期工作:答辩管理与质量闭环

针对论文收官阶段,培训提出“四维答辩法”:1)‌预答辩演练‌:提前模拟正式流程,重点训练学术表达。2)答辩‌秘书双岗制‌:设置专人负责记录与评分核算,确保流程规范。3)‌提问策略设计‌:首问选择学生论文中已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以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次问适当拓展研究外延,终问提出建设性质疑。4)‌即时材料归档‌:答辩后24小时内完成记录整理。孙老师特别强调论文评阅工作实行“跨导师互评”的重要性,一定要避免指导老师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避免导师情感对评阅工作的干扰,必须建立第三方评阅机制。

四、论文内核:结构化写作规范

此外,培训还系统梳理了论文核心章节的写作要领,如‌摘要应达到“不看全文知大意”的效果,至少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论三要素。孙老师展示的范例均控制在300字内,实现信息密度与可读性的平衡。再如,孙老师强调‌文献综述中应以“观点分类法”替代传统的时间线或学者罗列方式,还需学生清晰回答三个关键问题:现有研究有哪些突破?存在哪些学术争论?本研究如何填补学术缝隙?以保证综述部分言之有物,句句落到实处。关于‌理论框架,一定要遵循“量体裁衣”原则,强调理论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适配性,警告学生不要有“理论野心”,建议选择1-2个核心理论贯穿研究始终。最后,孙博士通过分析往届论文,归纳出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高频错误:忽视学科写作规范,如未参考范文格式;论证与标题脱节,如小标题写“语义分析”但例证均为句法层面;关键术语未标注,如理论核心概念无原文对照;结论与前言失去呼应,未能形成逻辑闭环。

在培训尾声,孙媛博士分享教育感悟:“指导论文不仅是技术工作,更是对学术传承的承诺。”她提出导师自身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学术能力,如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建立案例库积累指导素材,保持“严慈相济”的指导态度。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将抽象指导原则转化为具体操作手册,外国语学院王院长评价:“从选题聚焦到答辩管理的全流程拆解,将对提升全院论文质量产生卓著的效果。”

Copyright © 2011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招生咨询电话: 祁老师 0371--62436376   丁老师 0371--6243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