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教师赴吉林外国语大学参加“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2025年年会”,共探数智时代专业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24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王婷婷  摄影:  来自: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媛媛

为深化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把握全球化与数智化背景下外语教育前沿动态,2025年8月16日,外国语学院选派教师代表王婷婷、孙晓鸣赴吉林外国语大学,参加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2025年年会。本次年会汇聚了来自全国48所高校及行业企业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守正创新、突围发展”主题,共同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在AI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年会开幕式上,吉林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春梅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强调该校秉持“公益性办学”理念,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构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特色培养体系。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理事长、黑龙江大学原副校长严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年会旨在凝聚“守正”共识、激发“创新”动能,推动商务英语专业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专业力量。

年会设置四场主旨报告,聚焦AI伦理、翻译教育范式转型、学术研究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华树教授在《GenAI时代外语教育场域中AI应用的伦理边界探索与治理创新》报告中,提出“技术-制度-文化”三位一体治理框架,呼吁构建AI使用的透明申报系统与分级评价体系。北京语言大学吕世生教授在《从工具应用到认知重构:商务英语翻译教育在AI语境下的范式突围》报告中,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提出“认知锚点教学法”,推动翻译教育从技能传输向决策智慧培育转型。

六场主题报告聚焦一线实践,多所高校教师分享了产教融合与AI赋能人才培养的生动案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胡春雨教授提出打破传统壁垒、重构课程体系的“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方案;吉林外国语大学马艳晶副教授介绍了基于区域产业需求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构建跨境电商课程集群,实现人才与岗位精准匹配;郑州商学院邱培磊教授解析了“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展示模块化课程与实战平台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成效。

年会特设校企合作案例分享环节,亿学集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研社等企业代表分别就AI赋能跨境语言服务、教材体系建设等主题展开交流。期间,“高校国际商务传播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揭牌,旨在通过校企协同机制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本次年会,参会教师深入了解了商务英语在AI时代的前沿动态与创新实践,尤其在翻译教育范式转型、产教融合等方面收获颇丰。未来,学院将结合年会成果,进一步优化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与国际传播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注入新动力。 本次研修活动彰显了外国语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紧跟学科前沿的积极姿态,为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图文:王婷婷 审核:石皓召)

Copyright © 2011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招生咨询电话: 祁老师 0371--62436376   丁老师 0371--6243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