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青春筑梦乡村,护佑青少成长”—大学生服务乡村“五个振兴”实践活动(八)——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20  浏览次数:次  新闻作者:李淑真、李依晨  摄影:  来自: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媛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前往大城市务工,其子女则留居原籍,由祖辈照料。长期缺乏父母陪伴,部分留守儿童易产生心理困扰,表现出敏感、孤独等特质。为了更进一步地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由外国语学院丁玥老师,武珍毅老师及崔艳婷老师,带领14名学生成员组成的“青春筑梦乡村,护佑青少年成长”——大学生实践团队中的三名成员在各自家乡开展留守儿童关怀与调研工作。

2025年7月份,实践团成员通过问卷调查、深度交流、开展游戏、随机访谈等形式,在家乡开展实践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态与心理需求。实践中,孩子们情绪变化明显,从抗拒交流到逐渐敞开心扉,倾诉对父母思念与失落。对于留守儿童的他们更需持续情感陪伴。有效的关怀要基于理解孩子内心,通过情感共鸣守护心灵。

(图一:秦梓涵在公园处对小朋友们进行调查问卷)

(图二:张笑给小朋友扎头发并且给予陪伴)

(图三:李淑真和小朋友一起画画,并且做了相应的心理咨询)

通过做这些活动,更能了解到每个留守儿童的心里,都有一扇等待开启的门。门后是对拥抱的渴望,是被理解的期待,是“我也很重要的”确认。他们值得被关怀,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更多的是缺少陪伴,所以即使是短暂的陪伴,他们也会感觉很开心。

(图四: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通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整体上受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大多数青少年在情绪管理、家庭关系、同学交往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能够有效应对学习压力和生活中的挑战。尤其是67.5%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外貌和能力感到基本满意,显示出较强的自信心。

然而,调查也揭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尽管大部分人偶尔会感到紧张和烦躁,但仍有一定比例的青少年在面对批评时容易受到情绪影响,且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较低。这些现象表明青少年在社交和情绪调节方面仍需进一步的支持和引导。

此外,样本中显示孤独感并不普遍,表明在生活中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得到充足的陪伴,但是也不能忽视,还是需要提供心理支持或者社交活动;70.73%的受访者表现出有一定的目标导向,这表明大多数人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规划意识。

综上所述,虽然大部分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对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建议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统筹:丁玥老师、武珍毅老师、崔艳婷老师

摄影:秦梓涵、张笑、李淑真

编辑:李淑真、李依晨

审核:武珍毅老师

Copyright © 2011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  

招生咨询电话: 祁老师 0371--62436376   丁老师 0371--62436315